1.征稿范围
本刊刊登具有创新性、高水平、观点明确、论据充分、数据真实、层次分明、文理通顺的原创学术论文,以及反映学科最新发展状况、有较强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文献综述。
2.格式要求
(1)论文题名应简洁、准确,不宜使用生僻词和缩略词。如果论文获得相关研究基金或课题资助,可在题名后右上角加“*”,并提供基金、课题名称及编号。每篇文章所挂课题数最多3个,且须与论文主题相关。
(2)在题名之下居中位置注明作者姓名(一般不超过4人)。姓名下一行在括号内书写作者单位、所在地、邮编。
(3)摘要200字以内,应以报道性摘要为主,内容应客观、具体、翔实,充分阐述文献的主要内容,结构严谨、语义准确、表述清晰;加注关键词3—6个,其间空一格,列于摘要之下,为提高文章传播度,请精准选择关键词;关键词下注明分类号与引用本文格式。
(4)正文的标题层次一般不超过3级,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。如“1…,1.1…,1.1.1…”
(5)必要时才用图表,图表须清晰可读,请保证图表在印刷时排版美观、格式正确、内容表达可有效区分。本刊为彩色印刷,稿件中可使用彩图。
(6)参考文献按照国家有关标准GB/T7714-2015著录(本网站“下载中心”可下载该标准)。作者应确保参考文献出处准确,直接引文不得修改引用内容,同一文献在文中被引用多次,只编1个首次引用的序号,文后的参考文献中不再重复著录页码。
(7)参考文献后请附英文篇名、英文作者姓名及单位、英文摘要、英文关键词。英文篇名、作者名、摘要和关键词,须与中文对应。
(8)稿件具体格式、体例请参考近期出版的本刊杂志。
3.投稿约定
(1)本刊严禁一稿多投、重复内容多次投稿以及抄袭他人论文等现象。一旦发现上述情况,稿件将按退稿处理,并将通报作者单位及图书情报类有关期刊。本刊将拒绝发表作者本人今后所有的投稿。
(2)稿件审查结果在一个月内通知作者,在此期间,作者不得将稿件投往他处。个别稿件可能送审时间较长,如果作者决定改投他刊或退稿,请通知编辑部后,再进行处理。录用稿件将及时通知作者。稿件进入审稿流程后,作者署名及署名顺序等信息不得变更。遇特殊情况必须提供作者所在单位科研管理机构的书面证明。
(3)在稿件的修改过程中,若超过本刊编辑告知的稿件修改时限,编辑部将以作者返回修改稿日期作为投稿日期;超过一个月,编辑部将对稿件做出退稿处理。
(4)文责自负,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技术性、文字性修改,在征得作者同意后可进行实质内容的修改。稿件通常在录用之后6—8月左右刊出。特殊情况视组稿需要而定。如到期仍未刊出,请电话或邮件咨询编辑部,录用后可联系编辑部申请网络首发。论文印刷版出版后,编辑部赠送样刊两份,快递给第一作者。
(5)本刊已入编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、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、万方数据——数字化期刊群、超星学术期刊“域出版”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平台,论文发表后,版权即属编辑部所有(包括上网的版权),本刊不另向作者支付著作权使用费。凡不同意上述声明的作者,请投稿时给予说明。
(5)欲对投稿事宜进一步了解者,可向编辑部询问。电话:0731—84174148,办公时间: 8:00-12:00 14:30-17:30。
4.注意事项
论文末尾注明作者简介、详细地址及联系方式。如姓名+(出生年)、性别、民族(汉族不写)、职称、学位、研究方向、邮箱、电话及地址(仅供编辑部联系作者,不会公开)。